设为主页
语文网首页
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 │ 最新动态 │ 编委风采 │ 教材特色 │ 投稿专区 │ 帮助中心
小学语文专区
初中语文专区
年级导航
网站首页
中语备课室
同步教学资源
教学研究
教师加油站
视频专区
中考专区
中语编教互动平台
视频检索
按年级检索
七年级上
七年级下
八年级上
八年级下
九年级上
九年级下
按活动分类检索
特色教研
教学竞赛
教学课堂
专家讲座
返回>>
九上《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》
作者:吉林省二实验学校 石馨
上传时间:2015-10-12
浏览量:1355
清晰度: 标清 高清 超清
视频介绍:
在寒冷的腊月的的夜里
1941年——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
意象——富有深意的形象。它可以是客观的物象,也可以是人物形象。
(师)诗人穆旦借助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北方的村庄象征着什么呢?
(生)象征着抗日战争背景下多灾多难的中国。“风扫着北方的平原”象征着日寇的铁蹄已经进入了我国的平原。”
(师)作者还用什么意象来形容当时的北方?
(生)枯干的田野、冻结的小河、泥草的屋顶、用旧的镰刀
(师)这是没有生机的,其实北方的村庄正是民族处境的象征。(饱经忧患、灾难深重、贫困落后、压抑隐忍)
(师)都是谁在这寒冷的腊月的夜里都在做什么?
(生)“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”“谁家的儿郎吓哭了”。
(师)“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,一样地打鼾”中“他”指什么?
(师)他——想、做——探路者
穆旦
查良铮,现代诗探路者,摆脱个人忧伤,奉献理性思考,蕴含丰富痛苦,焕发复兴思想,诗界鲁迅。
友情链接